(来源:ETF炼金师)
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,货币政策作为压制通胀的传统手段,其有效性面临挑战。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影响,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进入再通胀阶段的风险增大。这一趋势尤其在政府财政政策工具已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愈发明显,同时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尚未完全实现。在这一过程中,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及美国的制度公信力可能受到持续影响,导致贵金属等商品市场受益于全球投资组合的多样化趋势。
近期,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的表现引起市场关注。根据统计数据,从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5日,该指数的总收益达63.28%,年化收益率为15.14%,波动率为22.71%,夏普比率为0.11。显然,这一业绩优于沪深300、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表现。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自2019年12月24日上市以来,成为该指数中规模最大、流动性最好的ETF产品,并且还衍生出了一只联接基金——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A(基金代码“008585.0F”)。
在产业赛道方面,市场的热点风向逐渐从“移动互联网+”转向“人工智能+”。2013年6月25日至2015年末,TOP10二级行业的平均涨幅峰值达到446%,而当前周期从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5日的涨幅仅为110%,这表明市场仍然存在上行空间。根据数据,2013-2015年期间的百日新高个股占比最高达到64%;而2024年10月初的冲高后回落,近期阶段高点为25%。这些数据表明,尽管市场活跃度依旧存在,但仍有一段距离未能达到历史高峰。
在通胀数据方面,8月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(PPI)同比降幅有所收窄,降幅为2.9%。这一数据是自今年3月以来的首次收窄,除了受到去年同期对比基数的影响,相关联的积极宏观政策也在发挥作用。与8月制造业PMI中“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”处于扩张区间的情况相一致,价格从上游逐渐向中游传导,但下游消费品市场的议价能力仍显薄弱。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优化了相关行业的价格走势。
土地市场的动态同样值得关注。根据2025年1-8月的数据,主要房企的拿地总金额达到4498亿元,同比增幅为63.48%,但仍低于2022和2023年同期水平。从企业属性来看,国有企业在拿地方面的占比持续提升,从2024年的76%增至2025年的78%。然而,商品房销售额在全国范围内同比下降14.08%,且一些省市在2025年后的销售表现进一步下滑,显示出市场的潜在压力。
在国际贸易层面,8月的出口略有走弱,但仍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。首先,对东盟和欧盟的出口增速有所上行;其次,集成电路和船舶的出口实现了高增长;最后,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速也在攀升。展望未来,尽管关税风险可能逐渐降低,贸易环境趋于稳定,中国的出口在全球需求减弱的背景下,整体增速或将面临下滑的风险。
在金融市场方面,银行的存单供给压力仍较为明显。信贷投放偏弱,且政府债供给压力减轻,导致银行资产运用强度不高。央行的资金面呵护政策仍然存在,但其“底线”也逐渐显现。预计短期内,跨年存单的发行将主导市场,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突破1.70%的概率较小,但利率曲线可能进一步平坦化。
综合来看,当前市场的变化与未来趋势,投资者需灵活应对,密切关注各大行业和市场动态,以把握潜在的投资机会。
配资炒股平台皆,炒股股票配资网站,双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