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约秘书长吕特的陪同下,郑重其事地发布了关于俄罗斯的“重大声明”。他声称俄罗斯必须在50天的时间内就与乌克兰的冲突达成和平协议,否则将面临美国征收100%关税的严厉惩罚。这一言论显然意在施压俄罗斯,迫使其在外交上做出让步。
然而,特朗普所施加的政策不仅仅是针对俄罗斯本身,还波及到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多个国家。由于美俄之间的贸易规模相对较小,特朗普所采取的措施实际上是“次级制裁”,这意味着将对所有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进行制裁,并对它们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征收100%的关税。正如美国官员所指出的,随着俄乌冲突的加剧,石油出口已成为俄罗斯的重要经济支柱,因此只有通过对这些国家施加严厉的制裁,才能扎实地打击俄罗斯的经济,进而迫使其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。如今,最大的俄罗斯石油买家非中国和印度莫属,美国显然意图通过这一策略,迫使这两国在对俄政策上施加压力。
尽管俄乌局势的未来发展尚未明朗,但特朗普的这一举动似乎未能达到预期效果,首先并未对俄罗斯造成实质性威慑。俄罗斯总统普京尚未对此做出任何正式回应,然而前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却在社交平台上评论称,美国所谓的最后通牒颇具戏剧性,显示出欧洲已陷入绝境,而俄罗斯对此并不关心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究竟何时能够推行这一政策依然难以预料,而制裁俄罗斯的贸易伙伴本身就是个绕圈子的做法,未能触及俄乌冲突的核心问题,实施起来也极为复杂,尤其是中国方面显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局面。中国一再表明,与印度的贸易往来是正常合作关系,既不针对任何第三方,也不会受外界威胁。在特朗普发出加税威胁后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,对话与谈判才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有效途径,而关税战注定没有赢家,单纯的胁迫与压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。
再者,针对中国的不合理关税,美方早已有其教训,正因承担不起相关成本,美国才选择与中方主动展开谈判以解决冲突。在中美经贸关系刚刚有所缓和的背景下,美国如果以制裁俄罗斯为借口损害中国的利益,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理。如果因特朗普的策略导致中美经贸关系再度紧张升级,最终受损的仍然是美国自身。
对于印度来说,切断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同样并非易事。尽管莫迪政府或许想迎合特朗普的要求,但自俄乌冲突以来,俄罗斯凭借其低价石油成功占领了印度市场,已经成为印度的最大石油供应国。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意味着印度必须重新寻找替代供应,显然这并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。
最后,有知情人士透露,即使美国同意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,特朗普依然认为俄乌冲突中最终的赢家将是俄罗斯,胜利只是时间问题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特朗普的一系列措施实际上只是在激化矛盾,延长战斗的时间。如果美国真正希望解决这场冲突,就应致力于创造有利于政治解决的氛围,积累条件,做出更多促进和解与谈判的努力。
配资炒股平台皆,炒股股票配资网站,双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