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扛着琵琶搞潜入?这游戏怕不是来搞笑的吧!"去年ChinaJoy上,一群硬核玩家围着维塔士的展台直摇头。这家给《使命召唤》《战地》做外包的老牌公司,头一回掏出自家研发的《唐传奇:琵琶行》,结果被喷得亲妈都不认识。
玩家们的吐槽简直能编成段子:"这女主抱着琵琶跑路的姿势,活像个琵琶成精的妖怪!""敌人动作僵硬得跟提线木偶似的,打起来像是在揍空气!"更绝的是有人直接开喷:"就这画质也好意思拿出来?维塔士是不是把外包的边角料拿来糊弄人啊?"
胡涛站在展台后面,脸上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。这位维塔士的老兵参与过不少3A大作,管过美术排期,带过项目组,按说也是见过大场面的。可自研游戏这事儿,还真不是光有技术就行的。团队里都是做外包的老手,平时甲方让干啥就干啥,哪想过"玩家喜欢啥"这种问题?
美术组的小王当时还挺得意:"咱们这画面,放手游里绝对是顶尖的!"结果玩家根本不买账。玩法设计更是离谱,女主全程抱着个琵琶到处跑,美其名曰"唐代特色",实际玩起来违和感爆表。测试的时候内部人员都说好,一上展会就被真实玩家教做人。
那段时间团队开会,气氛沉重得能拧出水来。胡涛后来回忆说:"我们以为专业就等于好玩,结果玩家用脚投票告诉我们:想得美!"最惨的是展会结束后,团队直接缩编到核心成员,剩下的全回去继续做外包了。
知耻而后勇,这帮做外包起家的老炮儿决定玩把大的。玩家骂什么就改什么,一条条对着改。美术组第一个被开刀,原先那些自以为很牛的技术全推倒重来。动态光影、物理渲染这些看家本领全用上,场景精细度直接拉满。用他们的话说:"这回要是再做不好,真对不起维塔士这块招牌了。"
玩法设计更是大改特改。那个被吐槽最多的"琵琶精"设定直接砍掉,改成琵琶当远程武器,近战用短刀。动作流畅度直接翻倍,敌人AI也从木头人升级成会巡逻会警觉的智能NPC。最绝的是他们搞了个"人肉测试机"制度,每周拉二十多个其他项目组的同事来试玩,填问卷写吐槽,比甲方验收还严格。
胡涛还专门去找了一批硬核潜入游戏玩家来试玩。这帮人嘴毒得很:"你这潜行机制比《刺客信条》差远了!""敌人AI蠢得我都替他们着急!"听着这些扎心的大实话,团队反而来劲了:"骂得好!接着骂!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实话!"
有趣的是,这帮做惯了外包的老手渐渐摸到了门道。以前给甲方做项目,验收通过就完事了。现在做自研,得天天琢磨玩家到底想要什么。胡涛笑着说:"现在可算明白了,玩家才是真正的甲方爸爸,比那些游戏公司的制作人难伺候多了!"
融资这事儿也挺有意思。投资人上来就问:"潜入游戏?国内有人玩吗?"胡涛掰着手指头给他们算账:虽然小众,但玩家忠诚度高啊;虽然比不上开放世界那么火,但竞争也少啊。最逗的是他说:"咱们不学《黑神话》,就老老实实做自己的2A游戏。能卖个一两百万份就谢天谢地了,不指望当什么国民级大作。"
压力最大的还是胡涛自己。以前做外包,天塌下来有甲方顶着。现在可好,融资要找投资人谈,发行要和平台扯皮,团队要养活,玩家要伺候,每天一睁眼就是各种破事。有次加班到凌晨,他对着电脑屏幕自言自语:"这哪是当制作人啊,简直是当爹又当妈!"可问起后不后悔,他又笑得见牙不见眼:"做自己的游戏,再累也爽。就像...你懂吧,憋了二十年终于能自己当导演了。"
现在新版Demo出来了,画质玩法全面升级,总算有了点"维塔士制造"的样子。玩家们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:"哎呦不错哦!""这回像那么回事了!"最搞笑的是去年骂得最凶的那个老哥,今年试玩完直接预购了,还撂下一句:"早这么搞不就好了?非得挨顿骂才开窍!"
要说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,是让人看到了中国单机游戏的另一种可能。不是每个团队都要去做《黑神话》那样的顶级大作,像维塔士这样做个扎实的2A游戏,找准自己的定位,说不定反而能走得更远。就像胡涛说的:"咱们不贪心,先把这一个做好。要是玩家买账,后面还有的是故事可讲呢!"
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,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,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。
配资炒股平台皆,炒股股票配资网站,双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