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原来,多头检查、重复检查、随意检查令企业经营者不堪其扰。如今,多部门执法检查联合上门‘综合查一次’,迎检频率大大降低,我们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搞生产经营。”近日,安徽省芜湖市多名企业经营者对这种新模式拍手叫好。
2024年5月,芜湖市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破冰。2025年1月,被确定为安徽省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唯一试点城市以来,芜湖市聚焦“减少检查次数、提升执法质效、提高企业满意度”目标,以“机制重构、流程再造、数字赋能”的改革思维,推动从单一查向联合查、从随意查向规范查、从全覆盖向精准查、从重管理向重服务“四个转变”,探索形成跨部门、跨领域、跨层级的联合行政执法检查机制,有效减轻企业负担,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《法治日报》记者近日从芜湖市司法局了解到,截至6月20日,芜湖今年通过“综合查一次”联合检查企业2743家次,减少检查次数4040次,较改革前减少59.56%。
整体统筹联合执法
作为全省唯一的试点城市,芜湖市把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看成涉及监管理念重塑、部门壁垒破除、行政质效提升的系统性工程。
芜湖市委、市政府将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建立“周报告+双周调度+月督导”工作机制,将其纳入市委常委会、市政府工作报告及2025年市政府重点工作,并建立政治巡察、政府督查、法治督察、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,进行专题调度。
谋定而后动。芜湖市出台《芜湖市“综合查一次”管理办法》,形成系统完备的“总指南”;制定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试点工作方案、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等,绘制清晰明确的“路线图”;编制《“综合查一次”工作手册》,涵盖工作指引、负面清单、“检查码”操作指南等内容,提供便捷实用的“工具书”;在全省率先以规章形式出台《芜湖市行政执法监督办法》,构建覆盖市县镇三级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。
全市各县(市、区)、开发区、各部门按照整体政府理念,将“综合查一次”工作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任务清单,建立健全扁平高效、跨界协同工作机制,切实履行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主体责任,真正解决检查事项多、频次高、随意性大等突出问题。
按照“三相一就”(对象相同、方式相似、时长相近、联合部门就牵头单位)原则,对涉及跨部门、跨领域、跨层级多个执法主体的相关行政检查事项,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监管对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。全面梳理并公布行政主体、行政检查事项、联查清单:摸排公告384个涉企检查主体;动态发布3837项涉企行政检查事项;统筹制定“综合查一次”联查事项清单。目前,芜湖已发布4批“综合查一次”联查事项清单,将原有的2284个单部门事项整合为695个多部门联查场景,整合率69.57%。
“我们把‘综合查一次’改革作为一项核心抓手,在开展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,着力解决违规异地执法、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、乱罚款、乱检查、乱查封等问题;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,重点突破涉企执法监管多头执法、重复执法、机械执法、小过重罚等问题;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,聚力破解涉企检查过多增加企业负担和烦扰难题。”芜湖市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、公安局局长尹春华说。
扫码入企全程追溯
据了解,“综合查一次”就是“减、并、联”的优化集成。让“亮码入企”成为规范涉企执法检查的关键点和着力点,开发运用“检查码”,对检查全过程可追溯、可监督,是芜湖推动改革向深层次突破、向制度化定型的“关键一招”。
芜湖市通过升级“综合查一次”平台——“执法e站”,开发运用“检查码”。全市涉企检查实施“亮码入企”制度,让“无码不入企,入企必亮码”成为入企行政检查新常态。牵头单位按照“综合查一次”联查事项清单、检查计划,在开展检查前5个工作日负责在“检查码”系统中向各联合检查单位发起“综合查一次”联合执法检查任务,确定检查时间、检查对象、检查事项等内容。在实施行政检查时,牵头单位检查人员主动向企业出示“检查码”和行政检查通知书。
“公布‘检查码’使用监督举报电话,企业扫码可知检查信息,检查全程数字留痕。企业还可通过‘皖企通’对执法过程进行评价,形成‘任务发起-亮码检查-评价反馈’的闭环机制。”芜湖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科长苏自强说,生成任务时,系统自动校验检查频次,一家企业在7天内仅能生成一个计划内检查码,对计划内的超频任务进行阻断。
芜湖市深化“数字法治、智慧执法”建设,实现执法检查在线发起、风险预警线上督办、案件质量网上测评、执法队员能力提升、执法程序线上可查、执法数据实时分析六大功能一网集成,以“一网统”监管提高涉企执法效能,实现从“碎片化”治理向“整体智治”转型升级。
“我们畅通执法线索投诉举报渠道,让‘云督办’模块深度融合12345热线,对全市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数据进行实时数据监测,智能精准推送预警线索,为行政执法监督提供实际可靠数据。”芜湖市司法局副局长叶勇说,对同一家企业7天内检查超过2次或30天内超过3次的,系统会自动推送预警至“云督办”模块,行政执法监督机构核实相关检查信息,可一键发起线上督办,执法单位在线反馈,提高行政执法监督质效。
据统计,截至6月20日,芜湖市2024年以来共通过“检查码”开展入企检查4000余次,企业在线好评率达100%。
无感检查有感服务
悬衡而知平,设规而知圆。
据了解,芜湖市依据经营状态、综合信用评价、监管执法信息等要素,对全市17万家企业赋分画像,进行分级分类监管,将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、信用等级高的企业纳入“白名单库”,对库内企业无事不扰;将存在违法风险隐患或严重失信的企业纳入“重点监管对象库”,加大执法监督力度。以“技防”代替“人防”,在交通、生态环境、卫生健康等领域,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非现场监管,今年以来发现2.34万条问题线索,在线整改率达98%,真正做到让企业“无感检查、有感服务”。
在全面推进“综合查一次”工作中,芜湖市制定“综合查一次”涉企行政检查负面清单。根据涉企行政检查负面清单规定,严禁无权检查、严禁随意检查(未出示“检查码”不得实施检查)、严禁逐利检查、严禁“干扰式”检查、严禁“卸责式”检查、严禁变相检查(不得以观摩、督导、考察等名义行检查之实)。
此外,芜湖市要求牵头单位要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衔接,推进“综合查一次”与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“一业一查”的有效融合;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,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“一业一查”与“综合查一次”结果互认,防止出现重复检查。
“建立‘非联查对象库’机制,开通企业自主申报通道,通过‘企业自主申报+数据赋智研判’双轮驱动,细化落实差异化监管举措;创新‘三员’协同机制,行政单位设立执法协调监督专员、数据共享专员,企业以自愿为前提设立执法协同专员,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渠道,提升助推部门之间、政企之间的执法协作和信息共享,提升执法质效;建立政企互动机制,实行‘邀约式’入企指导,落实说理式执法等柔性举措,彰显了‘有温度’政府底色。”芜湖市司法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李萍说。(法治日报)
配资炒股平台皆,炒股股票配资网站,双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